甘肃省 (中华民国)
甘肃省 | ||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→ 中华民国的省 | |||||||||||||
1912年—1949年 | |||||||||||||
中华民国甘肃省法理位置 | |||||||||||||
首府 | 皋兰县1912-1941 兰州市1941-1949 武都县1949 | ||||||||||||
面积 | |||||||||||||
• | 391,506平方千米(151,161平方英里) | ||||||||||||
人口 | |||||||||||||
• | 7,091,000 | ||||||||||||
历史 | |||||||||||||
历史 | |||||||||||||
• 成立 | 1912年 | ||||||||||||
• 废除 | 1949年 | 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
今属于 | 甘肃省 |
甘肃省,为中华民国的一省,延续清朝制度所设置的22省之一,为华北六省之一。简称为“甘”或“陇”。
省名由来
[编辑]因甘州(今张掖)与肃州(今酒泉)而得名。元朝至元二十三年,陕西四川行省改名为甘肃行中书省。“甘肃”一词从此做为一个正式行政区划的名称开始使用。
管辖范围
[编辑]民国初,辖境约相当于今甘肃省、宁夏回族自治区全部,青海省河南蒙古族自治县、贵南县、共和县、海晏县、祁连县及土尔根达坂山一线以东、以北区域,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若羌县东南部。民国18年(1929年),旧宁夏道、西宁道各县划属宁夏省、青海省,辖境大幅减小。民国36年(1947年),全省土地面积为391,506平方公里,区域包括今甘肃省全境(玛曲县除外),宁夏回族自治区的隆德、固原、海原、化平、西吉等县。东接陕西省,北邻宁夏省、蒙古人民共和国,西界新疆省,南接青海省、四川省。
人口
[编辑]以下依据中华民国实业部《中国经济年鉴》(1934年出版)、内政部统计司编《民国十七年各省市户口调查统计报告》(1931年出版)、主计处统计局编《中华民国统计提要》(1940年出版)、中华民国年鉴社编《中华民国年鉴》(1952年出版,页19-21)所提供的人口数据:
调查年代 | 户数 | 人口 | 男性 | 女性 | 每户平均人口 | 性别比例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912年 | 986,000 | 4,990,000 | 2,725,000 | 2,265,000 | 5.06 | 120.30 |
1928年 | 无 | 6,281,000 | 无 | 无 | 无 | 无 |
1936年 | 1,132,000 | 6,716,000 | 3,658,000 | 3,059,000 | 5.93 | 119.58 |
1947年 | 1,278,000 | 7,091,000 | 3,696,000 | 3,394,000 | 5.55 | 108.89 |
据中华民国内政部户政司于民国79年(1990年)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,台闽地区籍贯为甘肃省的人数为3844人,占非台湾省籍269万4917人口当中的0.14%[1]。
历史沿革
[编辑] 甘肃历史系列条目 | ||||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史前时代 | 旧石器时代 | ||||||||||
新石器时代 | |||||||||||
夏 | 古羌人 义渠 西戎 月氏 | ||||||||||
商 | 古羌人 义渠 西戎 月氏 羌方 密须 | ||||||||||
周 | 古羌人 义渠 西戎 月氏 | ||||||||||
春秋 战国 |
西戎 秦国陇西郡 北地郡 | ||||||||||
秦 | 陇西郡 | ||||||||||
汉 | 凉州刺史部 | ||||||||||
三国 | 凉州 | ||||||||||
晋 | 前秦 前凉 后凉 西凉 北凉 西秦 | ||||||||||
南北朝 | 北魏 西魏 北周 | ||||||||||
隋 | 兰州总管府 | ||||||||||
唐 | 关内道 陇右道 山南道 | ||||||||||
五代 | 定难军 归义军 | ||||||||||
西夏 | |||||||||||
元 | 甘肃等处行中书省 宣政院辖地 | ||||||||||
明 | 陕西等处承宣布政使司沙州卫 吐鲁番汗国 | ||||||||||
清 | 甘肃省 | ||||||||||
中华民国 | 甘肃省 | ||||||||||
中华人民 共和国 |
甘肃省 | ||||||||||
宣统二年(1910年)冬,黄钺受同盟会派遣,赴甘肃兰州活动,取得陕甘总督长庚信任,被委为督练公所军事参议。宣统三年(1911年)武昌起义后,陕西西安新军起义回应,宣告陕西独立。陕甘总督长庚派甘肃新军分途进逼西安。黄钺以阻挡四川民军北上为词,率所部开驻秦州(今天水市)。民国元年(1912年)3月10日发动秦州起义,宣布甘肃独立,并组织甘肃临时军政府,任甘肃都督。3月15日,兰州也宣告“反正”,原甘肃布政史赵惟熙任甘肃都督。经调停,黄钺取消都督名号,解散秦州临时军政府。后被袁世凯委任为大总统政治参议官、大总统军事顾问官。
民国初,废除了清代的府、州、厅制。后实行省、道、县三级制。民国元年(西元1912年),全省划设为7道。民国三年(1914年),改省的长官民政长(民国初期称都督)为巡按使,道的长官道尹为观察使(后改称道尹),次年,又改巡按使为省长。
民国十四年(1925年)8月,冯玉祥率国民军入甘肃省,甘肃督办陆洪涛被迫下野。
北伐战争以后,民国16年(1927年),废除道的建制,改县的行政长官县知事为县长。随著军阀混战局面的结束,国民政府对行政制度作了一些调整。民国17年(1928年),划甘肃省原西宁道所属7县置青海省;同时划甘肃省原宁夏道所属8县和宁夏护军使所辖的阿拉善额鲁特、额济纳土尔扈特2部地置宁夏省。同年,马仲英叛乱,是为第四次河湟事变。
民国20年(1931年)期间,马仲英于甘肃省张掖县成立“河西省行政委员会”,自任“河西省主席”。辖有甘肃河西走廊的民乐、山丹、张掖、临泽、高台、酒泉、鼎新、金塔、玉门、安西、敦煌11县。随后因马仲英部加入了新疆内战后而消失。从民国23年(1934年)开始,甘肃省在县的行政建制之上,又设立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作为省的辅助机关。
抗战时期,国民政府分别在四川、新疆、甘肃三个地区发展石油工业,但因技术与资金的问题,其成效有限。
民国38年(1949年)夏季的扶郿战役,国军遭受沉重打击,共军进军甘肃,省会兰州遭受威胁,甘肃省主席郭寄峤见大势已去,仓皇南逃。8月5日,甘肃省代主席丁宜中率人员西逃河西。8月20日,彭德怀指挥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兰州城外会合成东、西、南三面包围之势,发动兰州战役。8月26日解放军进入市区,中华民国国军马步芳部被歼大部,马步芳败逃西宁,兰州战役基本结束。9月初,解放军从兰州出发,向河西进军,河西各地望风而逃或纷纷投降,直至9月28日才结束河西地区追击作战。已西逃新疆的甘肃省代理主席丁宜中,宣布解散甘肃省政府,返回酒泉。11月25日,国民政府行政院任命少将,第119军军长王治岐为甘肃省政府主席,撤销武都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,改为省政府,原专署人员一律提升一级为省政府职员。省政府地址选定在武都师范学校(今武都第七中学)。国民政府希冀据守秦蜀咽喉,保住四川门户,阻止共军入川进军西南。第119军驻防武都后,副军长蒋云台不肯接受安排进驻武都城,而将部队驻扎在武都城的要塞入口——安化。在中共甘南工委军事委员龙一飞多次亲自劝说、策动下,于12月9日,率第119军投靠中共。中共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第62军先遣队在第119军732团的掩护下,于10日凌晨进驻武都。
1950年,甘肃省人民政府成立,下辖兰州1地级市及庆阳、平凉、定西、天水、武都、武威、酒泉、临夏、岷县、张掖10个专区。
行政区划
[编辑]省、县之间的行政区
[编辑]道制
[编辑]辛亥革命以后,废除了清代的府、州、厅制。民国初期实行省、道、县三级制。民国元年(西元1912年)全省共设7道,即兰山道(治皋兰县,清兰州府地)、宁夏道(治宁夏县,清宁夏府地)、西宁道(治西宁县,清西宁府地)、泾原道(治平凉县,清平凉、庆阳府、泾州、固州、化平川厅地)、渭川道(治天水县,清秦、阶二州地)、安肃道(治酒泉县,清肃州、安西二州地)、甘凉道。北伐战争以后,民国十六年(1927年),废除道的建制。
- 兰山道
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,辖境包括清代的兰州府和巩清阶道所属的安定、陇西、临潭、会宁、岷县、漳县等地,观察使驻狄道县(今甘肃临洮县驻地洮阳镇)。民国3年(1914年)5月,道尹为繁要缺,一等,驻皋兰县(今甘肃兰州市区)。辖皋兰、狄道、红水、导河、洮沙、靖远、金县、渭源、定西、陇西、临潭、会宁、岷县、漳县14县,民国16年(1927年)废。
- 宁夏道
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朔方道,辖境包括清代宁夏道全境及平庆泾固道属之平远县。民国3年(1914年)5月改名。道尹为简缺,三等,驻宁夏县(今宁夏银川市城区)。辖宁夏、宁朔、灵武、盐池、平罗、中卫、金积、镇戎8县,民国16年(1927年)废。
- 西宁道
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海东道,辖境包括清代西宁道全境。民国3年(1914年)5月改名。道尹为边缺,二等,驻西宁县(今青海西宁市城区)。辖西宁、大通、碾伯、循化、贵德、巴戎、湟源7县,民国16年(1927年)废。
- 泾原道
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陇东道,辖境包括清代平庆泾固道全境(除平远县外)。民国3年(1914年)5月改名。道尹为简缺,三等,驻平凉县(今甘肃平凉市城区)。辖平凉、华亭、静宁、隆德、庄浪、庆阳、宁县、正宁、合水、环县、泾川、崇信、镇源、灵台、固原、海源、化平17县,民国16年(1927年)废。
- 渭川道
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陇南道,辖境包括清代巩清阶道大部(除安定、陇西、临潭、会宁、岷县、漳县)。民国3年(1914年)5月改名。道尹为要缺,二等,驻天水县(今甘肃天水市城区)。辖天水、秦安、清水、徽县、两当、礼县、通渭、武山、伏羌、西和、武都、西固、文县、成县14县,民国16年(1927年)废。
- 安肃道
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边关道,辖境包括清代安肃道全境。民国3年(1914年)5月改名。道尹为简缺,三等,驻酒泉县(今甘肃酒泉市城区)。辖酒泉、金塔、高台、毛目、安西、敦煌、玉门7县,民国16年(1927年)废。
行政督察区
[编辑]民国24年(1935年)8月全省划分为7个行政督察区。民国27年(1938年)4月,第一、四、五区辖境有所调整。民国30年(1941年)11月新置第八区,对第一、第四区辖境进行调整。民国33年(1944年)4月增设第九区,各区辖境略有变动,尔后除民国38年(1949年)11月第八区改由省政府直辖外,未再改变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专区取代。
- 甘肃省政府直辖区
- 民国27年(1938年)4月,以第一区皋兰县划为省政府直辖地。5月,增领兰州市。民国30年(1941年)11月,第一区临洮、榆中、洮沙、景泰、靖远、定西、会宁、永登、康乐9县划为省政府直辖地,计辖1市10县。民国33年(1944年)2月增领会川县,计辖1市11县。4月,临洮、榆中、洮沙、定西、康乐、会川6县划属第九区,辖境减为1市5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划入兰州市、定西专区、临夏专区。
- 第一行政督察区
- 民国24年(1935年)8月置,专署驻临洮县,辖临洮、皋兰、榆中、洮沙、渭源、景泰、靖远、定西、会宁、陇西、漳县、临潭、岷县、永登14县及康乐设治局。民国27年(1938年)4月,皋兰改属省直辖。民国28年(1939年)增领卓尼设治局。民国29年(1940年)8月康乐设治局改置县。民国30年(1941年)11月,临洮、榆中、洮沙、景泰、靖远、定西、会宁、永登、康乐9县划属省直辖,第五区夏河县来属,计辖岷县、渭源、陇西、漳县、临潭、夏河6县及卓尼设治局,专署改驻岷县。民国33年(1944年)4月,渭源县划属第九区,辖境减为5县1设治局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岷县专区取代。
- 第二行政督察区
- 民国24年(1935年)8月置,专署驻平凉县,辖平凉、华亭、化平、隆德、庄浪、静乐、崇信、固原、海原9县。民国30年(1941年)11月增领西吉县。抗战结束后,固原县改属第三区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平凉专区取代。
- 第三行政督察区
- 民国24年(1935年)8月置,专署驻庆阳县,辖庆阳、泾川、灵台、环县、合水、宁县、正宁、镇原8县。抗战结束后,第二区固原县来属,辖境增为9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庆阳专区、平凉专区取代。
- 第四行政督察区
- 民国24年(1935年)8月置,专署驻天水县,辖天水、甘谷、武山、礼县、西和、秦安、通渭、清水、两当、徽县、成县、武都、康县、文县、西固15县。民国30年(1941年)11月武都、文县、西固、成县、康县5县划属第八区,辖县减为10县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天水专区取代。
- 第七行政督察区
- 民国24年(1935年)8月置,专署驻酒泉县,辖酒泉、金塔、鼎新、高喜、玉门、安西、敦煌7县。民国26年(1937年)10月增领马鬃设治局(后改名肃北设治局)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张掖专区、酒泉专区取代。
县级行政区
[编辑]清代甘肃省在宣统三年(1911年)时,分为8府、1直隶厅、6直隶州,下辖8厅、6州、47县。民国15年(1926年)废除道级建制,实行省、县两级行政区。民国38年(1949年)时,甘肃省划分为10行政督察区,下辖69县、1省辖市、2设治局。民国77年(1988年)7月,行政院公布《中华民国各省(市)县(市)行政区域代码》,为各省县市编定代码,该法规于民国94年(2005年)10月停用。甘肃省各县、市沿革情况如下:
甘肃省 | ||||||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行政督察区 | 专署驻地 | 代码 | 县等级 | 县市局 | 驻地(2023年4月) | 北洋时期 | 沿革 |
省政府直辖 | 20001 | 不适用 | 兰州市 | 今兰州市城区 | (兰山道) | 民国30年(1941年)5月析皋兰县城厢地区置[注 1],为甘肃省会。 | |
20002 | 一等 | 皋兰县 | 今兰州市城区 | 兰山道(驻地) | 民国30年(1941年)5月前为甘肃省会。 | ||
20003 | 五等 | 景泰县 | 宽沟(今景泰县西寺滩乡) | 兰山道 | 清代为皋兰县红水分县辖境,因距皋兰太远,民国2年(1913年)置红水县[注 2]。因境内有明万历年间所建红水堡,故名。与靖远县划界以后,县城宽沟位于县境西端,行政非常不便,民国22年(1933年)4月迁治一条山(今景泰县驻地一条山镇),并改名。因“红水原名疏无取义,改名景泰,藉为中国收复失地之纪念[注 3]。”民国23年(1934年)3月迁治大芦塘(今景泰县东芦阳镇)。[注 4] | ||
20010 | 三等 | 靖远县 | 今靖远县驻地乌兰镇 | 兰山道 | |||
20018 | 三等 | 会宁县 | 今会宁县驻地会师镇 | 兰山道 | |||
20056 | 三等 | 永登县 | 今永登县驻地城关镇 | 甘凉道 | 清代为平番县,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,因六朝时永登县得名[注 5]。 | ||
第一区 | 岷县 | 20014 | 三等 | 陇西县 | 今陇西县驻地巩昌镇 | 兰山道 | 清代为巩昌府附郭县。 |
20015 | 五等 | 漳县 | 今漳县驻地武阳镇 | 兰山道 | 原为清代陇西县漳县丞辖地,面积虽不甚广阔,而人口达4.6万以上,又为产盐之地,因而于民国2年(1913年)4月析置为县[注 6]。以清道光9年(1829年)裁撤的漳县得名。 | ||
20016 | 四等 | 临潭县 | 今临潭县东新城镇 | 兰山道 | 清代为洮州厅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并改名[注 7],因古县名而得名。 | ||
20017 | 四等 | 夏河县 | 拉卜楞(今夏河县驻地拉卜楞镇) | 西宁道 | 民国15年(1926年)析导河、临潭、循化置拉卜楞设治局[注 8]。民国16年(1927年)甘肃省政府改县,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批准[注 9]。因地处大夏河滨,故名。 | ||
20019 | 二等 | 岷县 | 今岷县驻地岷阳镇 | 兰山道 | 清代为岷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[注 10]。 | ||
20072 | 不适用 | 卓尼设治局 | 卓尼(今卓尼县驻地柳林镇) | (兰山道) | 民国28年(1940年)以卓尼土司辖地置[注 11]。 | ||
第二区 | 平凉县 | 20035 | 一等 | 平凉县 | 今平凉市城区 | 泾源道(驻地) | 清代为平凉府附郭县。 |
20036 | 四等 | 华亭县 | 今华亭市驻地东华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37 | 三等 | 静宁县 | 今静宁县驻地城关镇 | 泾源道 | 清代为静宁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[注 12]。 | ||
20038 | 四等 | 隆德县 |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驻地城关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39 | 三等 | 庄浪县 | 今庄浪县驻地西北南湖镇 | 泾源道 | 原为隆德县庄浪分县,“向征钱粮,且词讼繁多”,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县[注 13]。 | ||
20046 | 五等 | 崇信县 | 今崇信县驻地锦屏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50 | 四等 | 海原县 | 海喇都堡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驻地海城镇) | 泾源道 | 清代为海城县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打拉池地方并入。因与奉天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。县境有海都原,故名[注 14]。 | ||
20051 | 五等 | 化平县 |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驻地香水镇 | 泾源道 | 清代为化平川直隶厅[注 15]。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[注 16]。 | ||
20069 | 四等 | 西吉县 | 穆家营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驻地吉强镇) | (泾源道) | 民国30年(1941年)析固原、海原、隆德3县交界处穆家营地方置[注 17]。以当地回族最大教派哲赫忍耶的宗教活动中心“西吉滩”(席芨滩)为名。 | ||
第三区 | 庆阳县 | 20040 | 一等 | 庆阳县 | 今庆城县驻地庆城镇 | 泾源道 | 清代为庆阳府附郭安化县。因与湖南、广西、贵州3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。因清代庆阳府名得名[注 18]。 |
20041 | 一等 | 宁县 | 今宁县驻地新宁镇 | 泾源道 | 清代为宁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[注 19]。 | ||
20042 | 四等 | 正宁县 | 今正宁县西南永和镇罗川村 | 泾源道 | 民国19年(1930年)迁驻山河镇[注 20],即今治。 | ||
20043 | 六等 | 合水县 | 今合水县北老城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44 | 六等 | 环县 | 今环县驻地环城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45 | 一等 | 泾川县 | 今泾川县驻地城关镇 | 泾源道 | 清代为泾州直隶州直辖地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为泾县[注 21]。因与安徽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。汉置泾川县于此,故名[注 22]。 | ||
20047 | 二等 | 镇原县 | 今镇原县驻地城关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48 | 三等 | 灵台县 | 今灵台县驻地中台镇 | 泾源道 | |||
20049 | 二等 | 固原县 |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城区 | 泾源道 | 清代为固原直隶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[注 23]。 | ||
第四区 | 天水县 | 20020 | 一等 | 天水县 | 今天水市城区 | 渭川道(驻地) | 清代为秦州直隶州直辖地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并改名[注 24],因古天水郡得名。 |
20021 | 二等 | 秦安县 | 今秦安县驻地兴国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22 | 三等 | 清水县 | 今清水县驻地永清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23 | 三等 | 徽县 | 今徽县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24 | 五等 | 两当县 | 今两当县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25 | 三等 | 礼县 | 今礼县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26 | 三等 | 通渭县 | 今通渭县驻地平襄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27 | 三等 | 武山县 | 今武山县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清代为宁远县,因与奉天、山西、新疆、湖南4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。县境有武城山,故名[注 25]。 | ||
20028 | 三等 | 甘谷县 | 今甘谷县驻地大像山镇 | 渭川道 | 清代为伏羌县,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,因宋代甘谷县为名[注 26]。 | ||
20029 | 三等 | 西和县 | 今西和县驻地汉源镇 | 渭川道 | |||
第五区 | 临夏县 | 20005 | 一等 | 临夏县 | 今临夏市驻地城南街道 | 兰山道 | 清代为河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为导河县。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[注 27]。因濒临大夏河,故名。 |
20007 | 四等 | 宁定县 | 太子寺(今广河县驻地城关镇) | 兰山道 | 民国6年(1917年)析导河县地置,宋设宁羌城、元设定羌县于此,故名。 | ||
20008 | 四等 | 永靖县 | 莲花城(今永靖县西南刘家峡水库区域) | (兰山道) | 民国18年(1929年)4月析临夏县地置[注 28],县名寓“永远安定”之义。 | ||
20009 | 四等 | 和政县 | 宁河堡(和政驿,今和政县驻地城关镇) | (兰山道) | 民国18年(1929年)10月析临洮、临夏两县置[注 29]。 | ||
第六区 | 武威县 | 20052 | 一等 | 武威县 | 今武威市城区 | 甘凉道(驻地) | 清代为凉州府附郭县。 |
20053 | 三等 | 永昌县 | 今永昌县驻地城关镇 | 甘凉道 | |||
20054 | 四等 | 民勤县 | 今民勤县驻地三雷镇 | 甘凉道 | 清代为镇番县,“因旧名不雅驯”,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[注 30],取“勤奋创业”之义。 | ||
20055 | 五等 | 古浪县 | 今古浪县驻地古浪镇 | 甘凉道 | |||
20057 | 一等 | 张掖县 | 今张掖市城区 | 甘凉道 | 清代为甘州府附郭县。 | ||
20058 | 五等 | 民乐县 | 今山丹县西北东乐镇 | 甘凉道 | 民国2年(1913年)4月,以清代东乐分县管辖区域置东乐县[注 31],因县治处县境北部,·而洪水堡地处全县中心,各区人民纳粮甚为便利[注 32],民国22年(1933年)6月迁治洪水堡(今民乐县驻地洪水镇)并更名,又重划东乐、山丹两县县界[注 33],以山丹县属童子坝、沐化坝来属,以旧东乐县城属山丹县[注 34]。 | ||
20059 | 五等 | 山丹县 | 今山丹县驻地清泉镇 | 甘凉道 | |||
20060 | 五等 | 临泽县 | 今临泽县西北蓼泉镇 | 甘凉道 | 清代为扶彝厅。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为扶彝县。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,因汉临泽县名得名[注 35]。 | ||
第七区 | 酒泉县 | 20061 | 一等 | 酒泉县 | 肃州(今酒泉市城区) | 安肃道(驻地) | 清代为肃州直隶州直辖地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并改名[注 36],因古地名得名。 |
20062 | 四等 | 金塔县 | 王子庄(今金塔县驻地金塔镇) | 安肃道 | 原为肃州王子庄分州,因“王子庄地面辽阔,北至蒙古一百余里,且钱粮向由州同征收”,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县[注 37]。县治东南2公里处有金塔寺,故名。 | ||
20063 | 三等 | 高台县 | 今高台县驻地城关镇 | 安肃道 | |||
20064 | 五等 | 鼎新县 | 毛目屯(今金塔县东北鼎新镇) | 安肃道 | 原为高台县毛目分县,因“地面辽阔,北连蒙古,与王子庄同,由分县驻地至高台县治程途有二百余里”,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毛目县[注 38]。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[注 39]。 | ||
20065 | 三等 | 安西县 | 今瓜州县驻地渊泉镇 | 安肃道 | 清代为安西直隶州直辖地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[注 40]。 | ||
20066 | 三等 | 敦煌县 | 今敦煌市驻地沙州镇 | 安肃道 | |||
20067 | 四等 | 玉门县 | 东达里图(今玉门市西北玉门镇) | 安肃道 | |||
20071 | 不适用 | 肃北设治局 | 公婆泉(一作滚坡泉,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驻地马鬃山镇公婆泉村) | (安肃道) | 民国26年(1937年)10月析安西、玉门等县北部马鬃山一带成立马鬃山设治局[注 41],民国27年(1938年)2月更名[注 42]。民国28年(1939年)6月徙治将军台[注 43](在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驻地马鬃山镇)、民国30年(1941年)3月,设治局机关迁到安西县三道沟(今瓜州县东三道沟镇)。 | ||
第八区 | 武都县 | 20030 | 二等 | 武都县 | 今陇南市武都区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清代为阶州直隶州直辖地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县并改名[注 44],因汉代武都郡得名。 |
20031 | 三等 | 西固县 | 西固(今舟曲县驻地城关镇) | 渭川道 | 清代为阶州西固州同辖境。因“西固地势辽阔,北、西两面接洮、岷番界,南连马土司番界,钱粮向由西固征收,并入武都甚难”,于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县[注 45]。 | ||
20032 | 三等 | 康县 | 白马关(今康县东北云台镇) | (渭川道) | 原为武都县东部,地近陕西省,区域辽阔,距武都县驻地过远,民国17年(1928年)6月置永康县[注 46]。因与浙江省永康县重名,民国18年4月改名[注 47],因古康州得名。民国31年(1942年)11月移驻岸门口(今康县南岸门口镇)[注 48]。民国33年(1944年)5月正式实施[注 49]。 | ||
20033 | 三等 | 文县 | 今文县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|||
20034 | 三等 | 成县 | 今成县驻地城关镇 | 渭川道 | |||
第九区 | 临洮县 | 20004 | 二等 | 临洮县 | 今临洮县驻地洮阳镇 | 兰山道 | 清代为狄道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为狄道县。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[注 50]。因元置临洮府于此,故名。 |
20006 | 六等 | 洮沙县 | 沙泥城(今临洮县北太石镇北侧)[注 51] | 兰山道 | 清代为狄道州沙泥分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置沙县[注 52]。因与福建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。县在洮水之东,由沙泥分州改置,故名[注 53]。民国5年(1916年)移治太石铺(今临洮县北太石镇)[注 54]。 | ||
20011 | 三等 | 榆中县 | 今榆中县驻地城关镇 | 兰山道 | 清代为金县。因与奉天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遗漏未改,民国8年(1919年)8月内务部改名金城县并获大总统令准。因晋代曾为金城县治,故名[注 55]。而“金城郡望,向属省垣,金县改名金城,未免淆混”,甘肃省政府又拟改名兴隆县,旋又咨请改名榆中县。因汉榆中县得名。民国8年(1919年)10月奉大总统令准[注 56]。 | ||
20012 | 四等 | 渭源县 | 今渭源县驻地清源镇 | 兰山道 | |||
20013 | 三等 | 定西县 | 今定西市城区 | 兰山道 | 清代为安定县,因与陕西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。因原县名是以定西、安西两城得名。而安西县在宋贞祐时属定西州,元至元中又并入州,因此以定西为名[注 57]。 | ||
20068 | 五等 | 康乐县 | 丰台堡(今康乐县西南苏集镇东丰台村) | (兰山道) | 民国21年(1932年)析临洮、岷县、临潭等县地置洮西设治局,民国22年(1933年)2月更名为康乐设治局[注 58]。宋置康乐寨于此,故名。局所驻新集堡(今康乐县驻地附城镇)。民国29年(1940年)改县[注 59]。 | ||
20070 | 四等 | 会川县 | 官堡(今渭源县西会川镇) | (兰山道) | 民国33年(1944年)析临洮、岷县、漳县、临潭、渭源及卓尼设治局交界地置[注 60]。因大、小南川河交汇于此,故名。 | ||
宁夏道 | 宁夏县 | 不适用 | 不适用 | 宁夏县 | 宁夏城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城区) | 清代为宁夏府附郭县,民国18年(1929年)1月1日移属宁夏省[注 61]。 | 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宁朔县 | 宁夏城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城区) | 清代为宁夏府附郭首县,民国2年(1913年)4月移治满城(今民国18年(1929年)移属宁夏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灵武县 | 灵武城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驻地城区街道) | 清代为灵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置县并改名[注 62],因古灵武郡为名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宁夏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盐池县 | 盐池城(花马池,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驻地花马池镇) | 清代为灵州花马池分州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置县并改名盐池县[注 63],以境内有盐池,故名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宁夏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平罗县 | 平罗城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驻地城关镇) | 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宁夏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中卫县 | 今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城区 | 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宁夏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金积县 | 金积堡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西南金积镇) | 清代为宁灵厅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置县并改名金积县[注 64],因金积山得名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宁夏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镇戎县 | 豫旺堡(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东北下马关镇) | 清代为平远县,因与广东、贵州2省县名重名,民国3年(1914年)1月改名镇戎县,因县由西安、平远、镇戎3所改置,故名[注 65]。民国17年(1928年)改名豫旺县[注 66]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属宁夏省。 | |||
西宁道 | 西宁县 | 不适用 | 不适用 | 西宁县 | 今青海省西宁市城区 | 清代为西宁府附郭县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1日移属青海省[注 67]。 | 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大通县 | 今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驻地城关镇 | 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青海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乐都县 | 今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驻地碾伯镇 | 清代为碾伯县,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,以晋代乐都县为名[注 68]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青海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循化县 | 积石(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驻地积石镇) | 清代为循化厅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制县[注 69]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青海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贵德县 | 曲喀沙甲(今青海省贵德县驻地河阴镇) | 清代为贵德厅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制县[注 70]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青海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巴燕县 | 巴燕戎(今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驻地巴燕镇) | 清代为巴燕戎格厅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制县[注 71],改名巴戎县,民国17年(1928年)3月改名巴燕县[注 72]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移属青海省。 | |||
不适用 | 不适用 | 湟源县 | 丹噶尔(今青海省湟源县驻地城关镇) | 清代为丹噶尔厅,民国2年(1913年)4月改制县并改名[注 73]。因地处湟水之源,故名。民国18年(1929年)1月属移青海省。 |
行政区划年表
[编辑]甘肃省行政区划年表 | ||||||
说明:“?”表示不能确定其发生年份或月份,故放于最有可能的一年内,详见注释 | ||||||
西元 | 民国纪元 | 县 | 市 | 局 | 其他 | 行政区划变更 |
---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1912年 | 民国1年 | 47 | 6府 11州 7厅 |
|||
1913年 | 民国2年 | 76 |
| |||
1914年 | 民国3年 | 76 |
| |||
1915年 | 民国4年 | 76 | ||||
1916年 | 民国5年 | 76 | ||||
1917年 | 民国6年 | 77 |
| |||
1917年 | 民国6年 | 77 | ||||
1918年 | 民国7年 | 77 | ||||
1919年 | 民国8年 | 77 |
| |||
1920年 | 民国9年 | 77 | ||||
1921年 | 民国10年 | 77 | ||||
1922年 | 民国11年 | 77 | ||||
1923年 | 民国12年 | 77 | ||||
1924年 | 民国13年 | 77 | ||||
1925年 | 民国14年 | 77 | ||||
1926年 | 民国15年 | 77 | 1 |
| ||
1927年 | 民国16年 | 77 | 1 | |||
1928年 | 民国17年 | 79 |
| |||
1929年 | 民国18年 | 66 |
| |||
1930年 | 民国19年 | 66 | ||||
1931年 | 民国20年 | 66 | ||||
1932年 | 民国21年 | 66 | 1 |
| ||
1933年 | 民国22年 | 66 | 1 |
| ||
1934年 | 民国23年 | 66 | 1 | |||
1935年 | 民国24年 | 66 | 1 | |||
1936年 | 民国25年 | 66 | 1 | |||
1937年 | 民国26年 | 66 | 2 |
| ||
1938年 | 民国27年 | 66 | 2 |
| ||
1939年 | 民国28年 | 66 | 2 | |||
1940年 | 民国29年 | 68 | 1 |
| ||
1941年 | 民国30年 | 69 | 1 | 1 |
| |
1942年 | 民国31年 | 69 | 1 | 1 | ||
1943年 | 民国32年 | 69 | 1 | 1 | ||
1944年 | 民国33年 | 70 | 1 | 1 |
| |
1945年 | 民国34年 | 70 | 1 | 1 | ||
1946年 | 民国35年 | 70 | 1 | 1 | ||
1947年 | 民国36年 | 70 | 1 | 1 | ||
1948年 | 民国37年 | 70 | 1 | 1 | ||
1949年 | 民国38年 | 70 | 1 | 1 |
政府体制
[编辑]省会
[编辑]民国三十年(1941年)以前驻皋兰县,此后驻兰州市,均为今甘肃省兰州市区。因民国三十八年(1949年)夏季国军于扶郿战役遭受沉重打击,兰州遭受威胁,省政府于8月前迁驻肃南的武都县。
构成
[编辑]甘肃省政府委员会设委员9至11人,其中主席1人。省政府正式成立后,下设秘书处及民政、财政、教育、建设、军事、司法、农工、土地等厅。
省政府首长
[编辑]- 甘肃临时军政府都督
- 甘肃都督府都督
- 甘肃行政公署民政长
- 赵惟熙
- 张炳华(护)
- 张广建
- 附:加将军衔督理甘肃军务 甘肃巡按使公署巡按使
- 张广建
- 附:甘肃督军府督军
- 附:督办甘肃军务善后事宜
- 甘肃省长公署省长
- 甘肃省政府主席
- 刘郁芬(孙连仲代,1927年6月-1930年11月)
- 孙连仲(冯玉祥任命)1929年6月-1931年8月)
- 马鸿宾(1931年8月-1931年11月)
- 于学忠(1931年11月-1931年12月15日)
- 邵力子(1931年12月15日-1937年3月30日)
- 朱绍良(1937年3月30日-1940年)
- 谷正伦(1940年-1946年)
- 郭寄峤(1946年-1949年)
- 马鸿逵(1949年-1949年12月2日)
注释
[编辑]- ^ 内政部方域司: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,第146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150号,民国22年6月7日,第10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395号,民国23年3月26日,第5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内政部方域司: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,第147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14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内政部方域司: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,第150页。按:《甘肃省志》第9卷《民政志》(第159页)作1937年置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
- ^ 内阁印铸局:《职官录》(宣统三年冬季),甘肃省第5页。按:《全国行政区划表》(1914年,第91页)作“化平直隶厅”,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第149页作“化平州”,误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渝字第421号,民国30年12月10日,第20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正宁县志》,1986年,内部发行,第4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52号,民国18年4月29日,第5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297号,民国18年10月18日,第8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198号,民国22年8月2日,第5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156号,民国22年6月14日,第9页。
- ^ 《甘肃通志稿》第一册,第580页下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概况》,甘肃民族出版社,1986年,第41页。又,《甘肃省志》第9卷《民政志》,第152页。
- ^ 内政部方域司: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,第50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渝字第178号,民国28年8月12日,第2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71期,民国17年6月,第10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87号,民国18年6月10日,第10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渝字第523号,民国31年12月2日,第12页。
- ^ 《康县志》,甘肃人民出版社,1989年,第37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按:清代《甘肃详图》(手绘本,复旦大学图书馆藏)中,沙泥驿州判驻地在太石铺稍北处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3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
- ^ 《甘肃通志稿》第一册,第548、589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1277号,民国8年8月26日,第88册,第697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1355号,民国8年10月26日,第90册,第628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1103号,民国22年2月27日,第8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渝字第287号,民国29年8月28日,第29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渝字第648号,民国33年2月12日,第12页。
- ^ 按:《国民政府指令第189号》(民国18年1月29日)载:“旧宁夏、青海两道遵令各依固有区域分别划归宁夏、青海两省,自十八年一月一日起,各县一切行政分别由宁夏、青海两省处理。”(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80号,民国18年1月31日,第8页。)而内政部方域司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谓宁夏等县于民国“十七年十月划归宁夏省管辖”,并不是实际执行的时间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- ^ 《内务部改定各省重复县名及存废理由清单》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按:《国民政府指令第189号》(民国18年1月29日)载:“旧宁夏、青海两道遵令各依固有区域分别划归宁夏、青海两省,自十八年一月一日起,各县一切行政分别由宁夏、青海两省处理。”(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80号,民国18年1月31日,第8页。)而内政部方域司《中华民国行政区域简表》(第11版)谓宁夏等县于民国“十七年十月划归宁夏省管辖”,并不是实际执行的时间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- ^ 《国民政府公报》第37期,民国17年3月,第22页。
- ^ 《政府公报》第354号,民国2年5月2日,第13册,第344页。
参考文献
[编辑]- ^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编. 中华民国79年台闽地区户口及住宅普查报告. 台北市: 行政院户口普查处. 1992
参见
[编辑]前任: 甘肃省 |
→ 中华民国一级行政区 1912年-1949年 |
继任: 甘肃省 |